(1)头脑清醒,情绪平稳
在考试过程中保持健康的身体、清醒的头脑,考前要休息好。考试不宜太激动、太惧怕、太紧张,需要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,使答题过程达到并保持最佳的思维状态,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水平甚至超水平的充分发挥。
(2)按序做题,先易后难
把一下不会答的试题留下,继续往后答对自己来说容易的试题,返回来再答难题,也许就会答了。
(3)审题仔细,务求准确
审题是答题的前提,审题不准不全就会答错答偏,审题差之毫厘,答题就会谬以千里。
(4)不留空白,以全盖偏
所谓不留空白,是指不论是对主观性试题还是对客观性试题都要回答,即使没有把握答对也要答,因为不答就没有分,答错了也不倒扣分,而答对了或对主观性试题答对了一部分都会有分。
1.与学校联系,确定具体的学校、专业,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如果确定了要考研,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,要和学校联系,获得新的招生信息,要及时把握新的学校里的动态。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。
2.先期准备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,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,就该踏实看书复习了。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。一旦确定了目标,便要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复习中。复习中,一定要脚踏实地,认认真真。
3.报名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,这几年都是10-14号。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。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,也可以异地报名,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。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:第一志愿,第二志愿。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,考生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。
4.初试初试一般在1、2月份的春节前1、2个星期。考试要持续2天,进行4门考试,每门考试3个小时,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,或者招生的高校,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。
5.调剂大约在寒假过后,春季开学后1、2周,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,这个时候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。再过1、2周,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。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,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,录取在两可之间,就要多和报考单位(系里)和导师联系,实在不行就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,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。
6.复试复试一般在5.1前后,过去一般是等额面试,现在基本上都已改成差额面试。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复试中折戟,因此竞争非常残酷。这就要求考生朋友们要精心准备面试,在面试中要有一个自信,从容的心态,这样才能果决、流畅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。
7.录取复试通过后,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,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,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(主要是政治性问题),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,将你所有的关系,包括组织、户口、工资关系,转往学校(委培培养除外)。
1 选择准备好你的简历,调整好你的心态,不要摆出一副不懂装懂得样子,那样很容易被人看穿。
2 去各个高校的门户网站或者某些院系的网站有具体发布的招聘单位,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黑中介的骚扰。按照要求投递你的电子简历,或者看好时间地点去现场参加招聘会
3 当你在投了数十份或者数百份,甚至连一家单位的面试都没通过的时,也不要灰心,毕竟工科出身的你大多不太善于用言辞来表达自己。你可以试着去找一些实习单位,毕竟好多公司都会给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(廉价劳动力)在实习中你可以发挥你得特长,斩头露角,让你的领导赏识你,同样也可以获得工作的机会。
自控力不强、易受外界干扰的考生
志向考取名校、热门专业的考生
基础薄弱、零基础的考生;对分数要求高的考生
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区的考生
备考时间充足,能承受高强度学习任务的考生
20多年的考研培训办学经验,是全国较早开展研究生考试培训的教育机构,累计有数十万人在实现了考研梦想
总结历年考试规律,汇集全国一线命题专家意见,打造出一套完备高效的应试教材。涵盖各科重点,提高应试效率
考研培训熟知多年来研究生考试的考查重点、难点,能做到知识点都讲到,重难点全明了,让学生安心,让家长放心
20多年的积淀,完善的服务,在历年的考研学员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,考研培训,老牌子,更专业,在业内广为流传
大部分人对专业课的了解并不透彻,无法系统复习。
各院校专业的试题不一,针对性的复习辅导尤为重要。
考研成绩在单门专业课分值占比较大,须慎重对待。
专业辅导能提供知识重点和解题思路,让你事半功倍。